璇璣,源出《尚書·舜典》:“在璇璣玉衡,以齊七政”。古代“璇璣”一詞,指璇璣星,即北辰(北極星)。
最早描述玉璇璣的應為清末吳大澄,在其《古玉圖考》中繪制了一幅《璇璣圖》,并注釋:“璇,美玉;璣,衡。王者正天文之器,可運轉者。是玉外郭有機牙三節,每節有小機括六,若可鈴物,使之運轉者,疑是渾天儀中所用之機輪,今失其傳。不知何所設施” ??脊艑W家認為,璇璣乃有牙之壁。一般璇璣呈圓璧狀,璧緣有3組9牙與外旋狀的飛齒。
西漢孔安國釋:“璇,美玉也,璣衡,王者正天文之器,可運轉者?!北彼卫罟朐嬤^一幅《璇璣圖再敘》。所謂“璇璣圖”,是指晉代蘇蕙的回文旋圖詩。李公麟效蘇之回文旋圖詩,并跋:“回文詩圖,古無悉通者。予因究璇璣之義,如日星之左右行天,故布為經緯,由中旋外,以旁循四旁?!?/span>
北宋朱淑真在《蘇若蘭璇璣圖詩圖記》中,解釋頗詳:“璇璣者,天盤也;經緯者,星辰所行之道也;中留一眼者,天心也。極星不動,蓋運轉不離一度之中,所謂居其所而斡旋之?!?/span>
考古學家認為,璇璣乃有牙之壁。一般璇璣呈圓璧狀,璧緣有3組9牙與外旋狀的飛齒。此璇璣白玉質,瑩潤溫和,通體光素,局部褐色沁伴有白化。此璇璣并未具體琢磨出扉牙,而是采用類似等邊三角形、并用圓弧過渡的形式來表示,更顯樸素古拙,是一件難得的收藏佳品。